黄晓明只是油腻男?不,那是你不知道这些

邪魅狂狷,一个新兴词。自诞生起便用来形容霸道总裁无与伦比的魅惑气质。就词语感情色彩来讲,是一中性词。
但不知几时起,这个词也成为了黄晓明最广为人知的标签。
众人用它来形容黄晓明演绎角色时候用力之过猛,浮夸的油腻。当然,此处词性为贬义。
举几个角色稍稍证明一下晓明哥的邪魅狂狷:
《神雕侠侣》(2006年)杨过

《鹿鼎记》(2008年)韦小宝

《泡沫之夏》(2010年)洛熙

《唐伯虎点秋香2》(2010年)唐伯虎

《上古情歌》(2017年)赤云

程式化的表演,一气呵成。优雅帅气是嘴唇轻抿,笑容浅浅;狂放不羁便是嘴巴大咧,挤眉弄眼。一整套演技,全员复制,浮夸油腻也一并拷贝下来。
如果不说这些角色来自不同电视剧,单看这邪魅狂狷的风度,还以为是同一个人的换装游戏。
那么讲真,晓明哥的所有角色都无法直视了?
未必。
比如,那留在我心底深处白月光——刘彻(《大汉天子》中角色)。风华正茂,挥斥方遒,好不迷人!

01
黄晓明塑造的刘彻,生机勃勃,自然亲切,如果陈宝国的汉武大帝用威武霸气来形容,那么黄晓明的刘彻可以叫做意气风发。
不信且看——
还是太子的刘彻,第一次偷溜出宫,与小伙伴儿奔跑在旷野上,他笑容肆意,欢呼雀跃,像一只脱笼的鸟儿。彼时的晓明哥演绎这种快乐,不刻意找角度,没有抿嘴的笑容,脸上的每一块肌肉都在笑,极富感染力。

在厌次城街上初遇贾静雯扮演的念奴娇,粉色纱橱飘过脸颊,青春年少动心的模样,清澈明亮,不见半分油腻。

身为汉武帝,当然要有震慑众人的霸气。于此黄晓明的眼神表达又很到位,含威不露,却又能睥睨四方,压住全场。这大概就是尚不经事的少年皇帝该有的霸气了。


最考究演技的哭戏,亦让人看得痛彻心扉,潸然泪下。
获悉父皇去世,在最后的时光不能陪伴父亲,他的悲戚与懊悔让人感同身受。

当那情同手足的亲信被自己间接、直接处置,身为皇帝却也无奈,泪水真挚,俱是真情实意。

信任之人纷纷离去,午夜梦回,醒来,空怅惘,眼神空洞,目光呆滞,孑孓一身,高处不胜寒的孤寡,就算高高在上的武帝也让人悲悯。

私以为,黄晓明的演绎让汉武帝保持英武的同时,更让其多了几分赤子之心。他所诠释的刘彻一生波澜壮阔,跌宕起伏,虽历经风雨沧桑,却依旧英武不减,意气风发。
也因为《大汉天子》,黄晓明一炮而红。在播出年代,人人都爱大汉天子刘彻,并非夸张。刘彻成为了黄晓明的一张亮丽名片。
那么,黄晓明除了刘彻外,再无其他可以肯定的角色了?
02
并非如此。
其实,这些年来,黄晓明的演技是备受肯定的,除却那些为人诟病的角色,也有很多角色赢得肯定,并斩获诸多奖项:
2010年,凭借电影《风声》的武田,他获得了北京大学电影节最受欢迎男演员奖;

2013年,凭借电影《中国合伙人》的成冬青,他又获得了中国电影金鸡奖,华表奖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

2017年电视剧《琅琊榜之风起长林》萧平章,久未在小屏幕露面的他,亦给人惊艳之感。
这些无一例外都是对黄晓明演技的真实褒奖。

也许会不禁疑问,到底哪个是黄晓明的真实演技呢?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但不得不说的是当下的他似乎陷入了这样的怪圈:
一些不强调所谓颜值魅力的角色,黄晓明完成得很好,比如:莫测高深的武田,“土鳖”成冬青等。而霸道总裁,要颜有颜要身材有身材的黄晓明却难以驾驭!这绝对是一件尴尬的事情。
其实,早些年,他扮演《暗香》里商业精英程远时,气质也是自然舒朗的,还蛮有魅力的。
但也许只是因为这些年过分刻画帅气,反而迷失了自己。既浪费了颜值,又影响了演技,实在可惜。

03
刘彻是黄晓明演技备受肯定的开始,那个首因效应足够完美,为他赢得了诸多喜爱。
然而十多年过去了,当初的首因效应已经逐渐散去,而他频繁出现的油腻浮夸已经不知不觉地在剧迷心中留下了刻板印象。再加之网络时代信息交流如斯频繁,刻板印象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万……
直至邪魅狂狷成为了黄晓明的标签,他想立马转变口碑已经成为难事……
一边受着众多肯定,一边又遭遇着诸多嘲讽,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种毁誉参半的尴尬与无奈,是黄晓明式的矛盾,也该是黄晓明最亟待解决的问题。
